課程特色

  • 欣賞奇妙的本地及全球自然環境,體會各種生物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生態環境脆弱之處,並明白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以實地考察進行地理探究,並以地理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由此發展終生學習的基本能力及共通能力,並將其應用在生活中。
  • 使用不同科技輔助學習,如VR CAVE、智能沙箱及各式各樣考察儀器。
  • 建立對空間、地方和環境的知識及理解,特別是有關不同地方的空間分布和人與環境的互動作用。探究各種作用所引起的議題和人類對此所作的反應和處理。
  • 建立地理技能和能力供升學和生活之用。
  • 成為具見識和有責任感的公民,願意為社會、國家和全球的福祉及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多元活動

境內考察:

1.參觀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暨西貢舊墟考察
中二全級學生於分班進行地理考察,同學先在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參觀與地理科相關的展覽,例如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岩石學園等,認識香港地質公園內的世界級地質景觀﹑親身觸摸香港各種主要的岩石及了解其形成過程。其後一行人沿山徑從郊區走進西貢舊墟,了解墟內的土地利用分布形態。透過考察活動,讓同學跳出課室,學習從自然及日常生活中探索,並發掘學習地理的樂趣。


2.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考察
透過親身考察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內的樹林,並運用課堂所學找出大埔滘樹林與熱帶雨林在樹葉、根部、分層結構等樹林特徵的異同,有助同學鞏固課堂所學。此外,透過觀察自然護理區內外的人類活動分析對自然護理區的影響,引導同學進一步反思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態的相互關係。


3. 西貢東壩地質公園考察
透過考察讓同學實地觀察不同岩石的特徵及結構,加強對相關課題的認識,以鞏固所學。此外,亦會途經浪茄及西灣,同學需運用所學解釋有利不同海岸地貌出現的因素。


4. 馬屎洲地質公園考察
透過考察讓同學實地觀察馬屎洲的獨有地質,讓同學對火山作用及不同岩石有更深入了解,並以課堂所學辨認不同的侵入火山作用,以鞏固所學。此外,同學在考察後需要分析馬屎洲成為地質公園的優勢及限制。


5. 赤門海峽考察
透過考察讓同學可實地觀察赤門海峽及荔枝莊的地質環境,讓同學對褶曲作用及沉積岩地貌有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另一方面,同學有機會參觀三門仔的魚排,讓同學明白漁民的捕魚生活及文化習俗。


6. 米埔濕地考察
透過考察讓同學可實地觀察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讓學生了解保育天然濕地對候鳥棲息地的重要性。世界自然基金會安排一系列的工作坊,如觀鳥、進行水污染檢測及微生物數量統計,讓學生明白人文活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7. 中西區城市考察
為了讓學生了解內城區的實況及當地如何透過城市更新策略令內地區得以可持續發展,同學透過城市定向的形式,實地考察中西區,並進行指定的任務,是次活動可讓學生應用地圖閱讀技能,並深入研習內城區的特徵,從中發掘學習地理的樂趣。


8. 東平洲地質公園考察
透過考察東平洲各處的奇特地貌,如斬頸洲、龍落水,更樓石等,讓同學運同課堂所學及實地觀察,指出有利不同海岸地貌出現的原因及形成過程形,從而鞏固學科知識。此外,同學亦可觀察島上的人類活動及配套設施,分析東平洲成為地質公園的優勢及限制。


9. 長洲海岸地貌考察
本校參加了由明愛郊野學園舉辦的「長洲的自然環境考察日營」,目的是讓學生實地研習當地的自然環境如何有利各種海岸地貌的形成。由學園導師帶領下,一行人先到「小長城」,親睹風化作用塑造的下的各種岩石地貌,繼而探討長洲作為一個連島沙洲如何影響當地土地利用的分布形態,最後學生須就指定的探究問題進行匯報,分享考察成果。


10. 梅窩及長洲河流地貌考察
本校參加了由明愛郊野學園舉辦的「梅窩及長洲河流地貌考察日營」,目的是讓學生實地研習河流中不同河段的特徵及相關因素。由學園導師帶領下,學生分為三大組到指定的考察點進行數據蒐集,如河流流速、闊度、搬運物體積及含氧量,最後學生須就指定的探究問題進行匯報,分享考察成果。


11. 長洲兩日一夜天文與地理營
本校參加了由明愛郊野學園舉辦的「長洲兩日一夜天文與地理營」,目的是讓學生實地觀察長洲海岸地區,從而更了解海岸地貌的形成過程及有利條件。除此之外,學生透過觀測夜空,能欣賞璀璨的夜色外,也讓學生發現香港光污染對周遭環境的影響。


12. 有機農場考察
讓同學認識有機農場的特徵,以及了解香港發展有機農場的優勢及困難。


13. 大埔新娘潭考察
讓同學實地觀察河流景觀,並運用考察工具監測河流水質情況,從而建立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




境外考察:

台灣南投地理生態考察
是次考察由地理科及生物科合辦,師生們在四天的旅程中體驗當地政府及市民如何努力地保育台灣的資源,並在清晨到高山杉林遠足觀察原生森林的特徵,更於漆黑的自然保育區內觀賞罕見的螢火蟲。師生們從而可比較港台兩地的保育意識,以改變過往過度耗用地球資源的生活習慣。


澳門跨學科考察
比較澳門新舊城區城市規劃及土地利用的特徵,並探索澳門不同世界文化遺產,從而了解澳門文物保育的策略,從中與香港城市規劃、文物保育策略作對比,從而讓同學反思香港的城市規劃可如何達致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台南跨學科考察
是次考察主要分為自然環境和人文活動兩方面。自然環境方面,同學於墾丁國家公園的珊瑚礁海岸進行考察,了解有關珊瑚礁生長的環境、各種不同的特有地形,亦參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認識台灣海洋生態。人文活動方面,觀察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鹽田及夜市,讓同學從中分析當地政府在保育生態及社會經濟發展能否達至可持續發展。


南韓跨學科考察
是次考察可分為兩個範疇,分別是自然災害應變及環境保育。自然災害應變方面,學生透過參觀首爾市民安全體驗館得知地震及熱帶氣旋對聚落造成的破壞及相關的應對措施。環境保育方面,學生透過遊覽首爾菖蒲園及江西濕地生態公園可了解首爾市政府對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另一方面,學生透過漫步清溪川,可明白當地政府如何利用河道槽化把整條經常氾濫的河道改造為河畔綠化帶,從而評估香港政府在治理河道工程以減低氾濫及河道水污染的效用。


加拿大跨學科考察
十一天加拿大跨科交流團完滿結束!難得的是我們到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湯姆遜大學)參加了兩天的課程,了解洛磯山脈的形成過程及當地國家公園獨特之處。此外,從不同的工作坊認識食水處理的過程及大學以推肥方法處理廚餘;同學們以人力方法推動腳踏車製造美味的飲品(smoothies),一同分享努力的成果。同學亦到回收廠考察,聆聽回收廠老闆講解回收業的運作,了解當地居民如何將家居廢物分類,並送至回收場進行回收。課後由當地保育專家帶我們到Tranquil River進行考察,了解不同物種及其棲息地,並於河邊陶金,感受百多年前的陶金熱。晚上到河邊夜行、觀星,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同學所到之處多不勝數,參觀獲綠色環保獎的溫哥華會議中心(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了解會議中心的設計如何有效減少能源的使用。到萊茵谷生態中心(Lynn Canyon Ecology Centre)有機會走進溫帶樹林,導師講解溫帶樹林的獨特氣候和環境,同學更親眼見到不同的生物及了解樹林的生態環境。除生態環境的考察外,同學亦到三文魚及蜜蜂養值場,了解牠們的生長環境。還有我們乘坐纜車登上松鶴山(Grouse Mountain),濃霧覆蓋的山頂與山下陽光普照的溫哥華市形成強烈的對比,相映成趣。此行同學們實在獲益良多! 我們更到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班芙國家公園(Banff National Park),其面積是香港的六倍。遊覽結了冰的露易斯湖(Lake Louise),看到不少冰川,並在湖面上漫步。美不勝收的自然環境盡入眼簾,白雪紛飛的景緻跟夏天翠綠的景貌截然不同,但卻同樣美麗。 除到了不同地方考察,同學更到四所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湯姆遜大學(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卡皮尼諾大學(Capilano University)及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了解升學途徑及出席升學講座。亦有當地學生向我們講解校園生活,加深同學對加拿大的學制及學習模式的認識。此行收獲豐富,既擴闊視野,亦有助同學進行生涯規劃。


台灣生涯規劃考察
一行40人的中四、五同學及老師出發前往台灣進行生涯規劃考。行程中,參觀了中原及世新等私立大學,又參觀了國立中興大學,同學從中得知不少台灣升學的資訊及學習實況; 同時,又相約了在台灣升學的粉嶺救恩書院舊生進行訪問,以取得更多有關在台灣升學需考慮的事項,以及學習的情況。另外,亦從其他參觀中學習台灣觀光工廠的營商之法、垃圾處理、環保及夜市經營等,並加以研究分析及進行評估。 學生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表現積極投入,既取得所想要的升學資訊,亦增廣了不少學科的見聞。



電影欣賞:

《海嘯奇蹟》電影欣賞

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體會海嘯對沿岸地區的影響,本校將帶領學生到電影院欣賞電影《海嘯奇蹟》。

電影講述在2004年12月26日於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發生9.1級的大地震,主角在泰國布吉島度假時遇上30米的海嘯的經歷。

《加州大地震》電影欣賞

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刻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影響,本校將帶領學生到電影院欣賞電影《加州大地震》。

電影講述聖安德列斯斷層在加州引發了9級的大地震。


學習成果

學生於初中課程中,能學會以下地理科知識及技術:

中一至中三

˙基礎地圖閱讀技巧


中一

˙明智地運用城市空間

˙變化中的氣候


中二

˙糧食問題

˙海洋有難


中三

˙水的煩惱

˙不穩定的地球

˙與自然災害共處


學生於香港中學文憑試考核大綱中,學到以下單元的知識:

必修單元:

1. 機會與風險–居住在災害頻生的地區是否明智之舉?

2. 管理河流和海岸環境 – 一個持續的挑戰

3. 轉變中的工業區位–它如何及為何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改變?

4. 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保育與城市發展是否不能並存?

5. 對抗饑荒–科技是否解決糧食短缺的靈丹妙藥?

6. 消失中的綠色樹冠–誰應為大規模砍伐雨林付出代價?

7. 全球增溫–是事實還是小說?

選修單元:

8. 動態的地球:香港地質與地貌的形成

9. 天氣與氣候

10. 運輸發展、規劃與管理

11. 珠江三角洲區域研習


訓練課程/ 工作坊:

一級山藝證書課程

為了讓同學應用和提升地圖閱讀技巧,同時培養良好的登山態度以提升抗逆能力,主修地理科的高中同學參加「一級山藝訓練證書」課程。本課程是根據中國香港攀山總會的規定而設計,課程著重理論及實習互相配合,使同學逐步掌握山藝技巧,學會如何應付各種山野環境及突變的天氣。


一級及二級定向證書課程

本校修讀地理科的高中同學參加由香港野外定向總會舉辦的「全港青少年野外定向推廣計劃」,透過當中的理論課及實習課,提高同學對地圖閱讀和大自然的認識及興趣,完成課程的同學可獲取證書。

展城館暑期規劃學校「做個城市規劃師」

規劃署及展城館於暑假期間舉辦第一屆展城館暑期規劃學校 –『做個城市規劃師』,透過專業人士的講解、實地考察及工作坊,讓高中學生深入淺出地認識香港城市規劃,增加他們對參與規劃工作的興趣。


學會活動:

參觀天文台開放日

參觀天文台開放日,同學可以實地了解天文台的工作,認識預測天氣的各種儀器和方法,有助同學修讀高中課程《天氣與氣候》一單元。


太空館電影欣賞

《活力地球︰氣候解碼》以生動的方式透過介紹洋流、碳循環、颶風、海底火山展示地球的氣候系統是如何運作,此電影與初中單元《全球增溫》、《與自然災害共處》及高中課程《天氣與氣候》相關,同學們都表示電影能讓他們更立體及全面地了解地球的運作。


遠足活動

是次遠足活動的地點為港島徑的龍脊至大浪灣,此路線亦被「時代周刊」(TIMES)選為亞洲市區最佳遠足徑。整項活動由路線籌備﹑宣傳至招募均由地理學會的幹事負責,同學們的反應踴躍,短短數天便已有超過50位同學報名參加。遠足當日天氣晴朗,從龍脊的山頂遠眺腳下的石澳和大浪灣,同學們都忍不住讚嘆風景優美,沿途亦不時拍照留念。期望同學透過這次活動,學會欣賞和珍惜大自然,亦能培養遠足的興趣。


網路資源